一、專業的社會需求調研分析
(一)社會需求情況
1、IT人才供應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造成企業“無人可招”。
本次調查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60%左右的企業感到自己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根據資料到2010年北京地區軟件人員將達到100萬,而現在只有30萬,河北作為將來國家軟件企業發展的重點區域,軟件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大。尤其是石家莊、廊坊、唐山、秦皇島等靠近北京、天津的城市,將來的需求會更大,F在高級人才和初級人才的需求量遠遠大于中級技術人才的需求。高級人才的匱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2、人才能力及素質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造成企業“無人可用”。
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是扎實的專業能力與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專業能力方面企業需要員工能夠既懂技術、行業知識和管理知識,而目前IT人才市場上很難找到具備以上知識的人,在職業素養上企業還希望員工具有職業道德和忠誠度,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學習能力、專業知識、主動工作的能力。目前我省高校幾乎都開設了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但是一般都采用傳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培養出的人才與企業要求的復合型人才相距甚遠,即便有一些高職高專學校對課程進行了改革,但是由于這種改革只是高校教學人員和管理人員根據自身對社會需求的人是進行的淺層次的改革,因為他們不了解IT企業對人才的內在需求,因此這種改革意義不大。
(二)崗位分析
高速發展的信息產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產業工人。然而,目前我國相關人才的供給與需求嚴重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一是數量短缺,據權威部門的調查,我國在今后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每年至少存在20萬人才缺口。并且這個缺口還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二是結構不合理,缺少能夠緊跟世界前沿技術、掌握符合國際標準的技術規范、熟練運用一門以上外語、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并能夠參與國際軟件發展與競爭的各個層次的“國際化人才”。我國信息人才嚴重失衡,呈橄欖形,大多數計算機人才接受過正規大學本科教育,集中在工程師層面,而高級和基礎人才十分缺乏,基礎人才短缺更為明顯。
熟練的基礎人才,即通常所說的“藍領”。這一類人員要求知識面比較廣,能夠熟練使用1~2種比較常用的工具,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這一類人員的需求是最大的。由于市場需要占大多數的第三類人員,而這類人員是完全可以從高職這個層次培養的。目前軟件市場的比較緊缺的崗位有Java軟件開發、.NET軟件開發、數據庫管理、網站開發、軟件測試、軟件管理與維護等;結合我院學生的特點確定軟件技術專業的崗位為:
1、Java方向的軟件編程與開發;
2、網站前臺的設計與開發;
3、數據庫管理與維護;
二、培養目標
培養熟悉計算機基本的工作原理和計算機軟件開發與應用的基礎理論,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常用的工具軟件,具有較強程序設計能力,基本軟件開發、測試能力和系統維護能力。
三、就業方向
可在各類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測試及維護工作,也可從事復雜軟件的應用、數據庫管理等相關技術崗位的工作。
